从左至右分别为:徐映学 苟中俊 侯文贵(班长) 石时全和我
12月5日,应40年前征接我们入伍并担任训练我们新兵班长侯文贵之邀,苟中俊、徐映学和我及家人,专门赶到130多公里之外的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均田村侯班长家中吃“刨汤”。
“刨汤”,顾名思义就是指从刚杀的,已烫好、刨好的猪身上割下来现弄现吃的肉,这种习俗比较古老。“刨”,就是用铁刮刮去猪身上毛的过程,“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这里指烫猪用的热水,所以称之为“刨汤”。
刨猪毛
吃“刨汤”,有的地方又称“杀猪饭”,是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它是各地农村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年猪,这个猪主要是自己家养的,用来自己家里过年吃的,是喂粮食长大的。“刨汤”就是将刚杀猪的血、肉等煮出来酬谢杀猪匠和邻里乡亲的主菜。它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菜,只有到了冬腊月杀年猪的那一天,才能享受到这样的美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便捷,每年到了这个季节,遇上农村杀年猪,一般也会邀请城里的亲朋好友去乡下品尝,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相互走动,彼此联系交流情感一次机会。
煮血旺
侯班长这次请我们吃“刨汤”,是今年8月份咱们仨去他家时就发出的邀请。3个多月过去了,其实这件事情我们早忘了,殊不知他却是认真的、记着的,提前一周就分别打电话给我们,并一再嘱咐一定要去他家吃“刨汤”。因为这是他几十年来第一次亲自饲养出来的一头重达300多斤的大肥猪。
当天上午9点,我们从成都出发,按照班长发给的手机定位,不到11点钟,我们就在雅化集团雅安公司大门口相会,他驾驶摩托车在前面带路,经过几公里村道,便直接来到他家院坝中。
满背篓的猪肉
班长老家是一座20多年前修建的一楼一底砖混结构预制板房屋,坐落于青山绿树之中,邻里几户人家都是他的亲戚。我们到达时,一家人包括他们的亲戚都在屋里屋外忙活着,头天晚上杀的年猪还没来得及腌制的猪肉装了满满一大背篓。
丰盛的“刨汤宴”
中午的“刨汤”宴共摆了两桌,就在屋前院坝中间,桌上的菜肴十分丰盛。来的客人只有我们4个和班长曾经同年入伍,在部队时一个中队的石时全战友,其他都是班长的家人和亲戚。因为吃的猪肉是班长一手养大的,搭配的蔬菜和主食大米也是班长亲自种植的,感觉味道特别的香、特别的甜、特别有情有义。
温馨的“坝坝宴”
到了别离的时候,班长和他的老伴又去房屋旁边的鸡场捉鸡、送猪肉和大米让我们带走,搞得大家很不好意思。
班长原籍系雅安荥经县人,1976年入伍到原重庆消防支队江北中队服役,由于表现突出,78年被组织选派到当时的达县地区巴中县征接并训练新兵。80年光荣退伍回到农村,结婚成家到了原雅安市草坝公社均田大队。
烧柴火
30多年前,他与千千万万个农村青年一样,走进了外出务工大军的行列。先后在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浙江、福建、重庆等多个省份当过建筑工人。今年是他第一次没有外出务工的一年,他在草坝镇幼儿园找了一份工作,并利用闲暇时间在相距几公里的家中养了猪和家禽,在荒芜多年的自留地上种起了水稻等农作物。
班长乡下老房子
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通通讯尚不发达,班长退伍即与我们失去了联系。2006年我去雅安工作期间,也曾通过他同年入伍的战友或其它渠道打听他的下落,由于他迁居到了雨城区,一直没有任何结果。直到去年下半年,原重庆消防支队十一中队战友聚会才发现了他的踪影。
通过电话联系,今年8月,也是我们仨邀约一同去了一趟雅安,终于在草坝镇上找到了40年没有见过面的新兵训练班长。由此,也才发生了到班长家吃“刨汤”这一幕。
班长房前桔柑树
如今,班长已过花甲,一儿一女也已经立业成家,还有了3个孙儿孙女。儿子自己创业做点事情,女儿在小学当老师,平时大多时间居住在草坝镇上,过着儿孙绕膝,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
在相聚闲聊中,班长半开玩笑说,当兵5年,我最遗憾的就是当年没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
此话不假,记得1979年初入伍新训期间,正值中越战争爆发,四川消防总队成立了支前大队赴云南前线保卫重要目标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亟需从重庆、成都消防支队抽调一批骨干上前线,当时训练我们的许多班长、排长都向组织写了“请战书”,侯班长也是其中之一,更有甚者还咬破手指递交了“血书”。遗憾的是,由于训兵任务在身未能如愿。
备用的毛血旺
那天,与我们一起做客的石姓战友,当年就曾代表四川消防部队赴滇参战,现在每月还能享受到当地政府发给的700元补助。
班长说,退伍返乡之后,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几十年来,虽然外出打工十分辛苦,但还是得到了应有回报,养育了子女,在镇上购买了商品房,每月政府还多少给点军龄补助。知足了!
备用的回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