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笔者随总队侯自强政委在成都市消防支队龙泉大(中)队调研“三基”工程工作期间,无意中听说该中队有一位服役期即将届满的二期士官,几年来勤俭节约,在银行存有7万多元的积蓄,打算退役后在成都购买商品房,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定居在龙泉。
带着一种好奇和敬重,我请大队领导立马引见了这位士官,并与他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小伙子姓刘,名亚军,1998年入伍,现为成都支队6中队驾驶员,二期士官。据中队干部介绍,小刘一贯表现较好,驾驶技术娴熟,对责任区内“六熟悉”特别在行。今年大旱期间,龙泉中队从7月初以来就不间断承担了为当地缺水的单位和群众送水的任务,小刘都是驾驶着他的斯太尔大型消防水罐车冲锋在抗旱第一线。
小刘系资阳市雁江区人,一家4口,父母在家务农,妹妹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读书,他入伍近8年来,工作积极肯干,不仅政治上要求严格,入了党,而且还学了技术,转了士官。无论是当义务兵拿津贴期间,还是转为士官拿工资后,他都按照部队提倡的“四不一有”要求,每月领工资(津贴)时,除留有必须的零花钱外,其余全部存入银行。随着银行存款的日积月累,数额一月多于一月,原本想都不敢想的购买商品房“奢望”,慢慢在小刘的心中萌发了。
据小刘讲,他从小生长在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农村,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就看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为全家的生计以及他和小妹的读书吃尽了苦头。为了减轻双亲的负担,确保年少的妹妹能够安心求学,初中毕业的他便辍学投戎了。正因为他深知挣钱的艰辛和钱对于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从到部队第一天起,就把节约积蓄作为今后孝敬老人,改变家庭困境纳入计划。几年来,不仅在银行存有储蓄,而且妹妹读书的开销也全由他支付,逢年过节有时还要寄点钱回家孝敬父母双亲。
面对下一步走与留的选择,小刘十分坦然。他说:“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是部队给了我发展的空间,也是部队领导教会我如何做人做事,我万分感激曾经教育帮助过我的部队各级组织和首长。马上就面临是走是留的问题了,说实在话我是愿意继续留队的,哪怕是干上一辈子消防工作。但是我知道,‘千年的营房流水的兵’这话的道理,做好了‘一颗红心两种打算’的思想准备。如果有一天,部队组织安排我退伍,我会毫不犹豫地愉快服从。我相信,凭着这么多年在部队学到的做人做事的本领,一技之长以及自己的诚实劳动,在地方更加广阔的改革开放领域中,照样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到时候,我一定会在成都近郊购买一套住房,找一份工作,组建一个家庭,再把父母接来,让他们享上几天清福,尽尽我们作儿女的孝道……”。
备注:当年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部队正在开展“四不一有”活动。四不:即不抽烟、不酗酒等……一有:即有存款。所以刘亚军就算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