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川藏线上18个春秋的消防老兵 守望川藏线上18个春秋的消防老兵](https://0.rc.xiniu.com/g3/M00/9B/25/CgAH6F_b9VuAbWXYAAEJTC4P2aw252.jpg)
图右为杨斌
杨斌,1983年底入伍,雅安市消防支队天全县大队原大队长、助理工程师。2006年经组织确定退出现役,自主择业。
11月16日,根据总队政治部通知,我们前往天全向杨斌转递到地方人事部门报到《介绍信》的时候,在工作之余闲聊中,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天全,了解了昔日镇守川藏线上近20年的杨斌大队长。
23年前,杨斌与千千万万个热血青年一样,怀着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的坚定信念,从川东北老区平昌县来到川西老区雅安,来到公安消防部队。在雅安一干就是20多年,其中有18个年头是在位于川藏318国道线上的天全县度过。18年来,杨斌主持大队工作10年零4个月,是见证天全变迁,天全消防从弱到强,不断发展的唯一证人。
天全县是雅安到甘孜、进西藏的必经之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二郎山东麓、青衣江畔,离雅安市城区40公里。早在公元前16世纪,族居在这里的氐羌族人就建立了“徒国”,成为西南少数民族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坚强的天全人民在这方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为了生存,他们曾经用自己的双脚二郎山系与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的幽深峡谷之间,踏出了一条与雪域康巴紧紧相连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
这条古道,直至新中国成立,解放大军修建了川藏公路,它才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这条古道,千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统一,藏区的稳定,藏汉两地物资流通和社会发展,曾经发挥的巨大作用,世人不会忘记,历史将永远铭刻。
一个古老的“国度”,一条满载沧桑的“茶马古道”,记载着天全昔日的辉煌,也述说着天全昔日的艰辛与苍凉。
也许是这方水土“磁性”太强,杨斌1988年由四川省消防学校毕业分配到天全,由排长、连长到营长(大队长),以至晋升为技术9级、中校警衔,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热土。 刚到天全时,县城街道狭窄,房屋破旧,大队在公安局内有两间小小的办公室,没有交通工具,没有一分钱的财政预算,干部也没有自己的住房,有一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投入服役的消防车,却没有一个专职消防队员。
1995年,政府划拨土地建起了营房,招聘了专职消防员。如今,大队不仅有2台消防车,而且还有2辆档次较高的行政用车。06年的财政预算已达到了15万元,全县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也发展迅猛。这些成绩的取得,天全消防的发展,作为前任杨斌功不可没。
当我们问及杨斌,23年的军旅生涯最大的欣慰和遗憾时,他说:“要说最大的欣慰,就是部队把我从一个不省世事的莽撞青年,培养成为了一名合格军人。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入了党、提了干,为天全消防安全,保一方平安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天职’,就任期间,天全没有发生大的火灾和事故。要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为消防事业工作的时间太短暂了一点,在天全一干就‘从一而终’,没有‘挪个窝’。10年前,我申报工程师考英语成绩名列全支队第一,但由于没有论文发表而被淘汰,要是事先知道要论文就好了,不然也可以评为中级技术职务,调为专业技术8级,为我所热爱的消防事业再干上几年,该多好”!
![守望川藏线上18个春秋的消防老兵 守望川藏线上18个春秋的消防老兵](https://0.rc.xiniu.com/g3/M00/9B/25/CgAH6F_b9cCAcGEPAAFU2JGoLvg598.jpg)
出警归来的官兵
杨斌还说:“在天全18年中,参加过无数次的灭火战斗,有时甚至是出生入死。记得有一次,县城禁门关一油罐车与大货车相撞,油罐车的尾部被撕开了一条长长的大口并着火猛烈燃烧,情况十分危急。我和另外一名战友,冒着油罐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我在前面紧握水枪,战友负责车泵加压供水,两个人一前一后,配合默契,硬是将事故现场处理得干净利落,受阻的川藏318线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面对荣誉杨斌说:18年来,与他一同共事的战友、部属都曾荣立过三等功,他却是常常失之交臂,一次也未沾上边,很多时候都主动谦让了。现在退出现役,虽然不能增加5%的工资标准,但他从内心还是感到十分满足和坦然。
杨斌退役了,他的亲弟弟杨成如今又继承了他的事业,成为了天全县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并兼任大队信息报道员。天全大队的信息工作一直名列雅安支队前茅且遥遥领先,据说杨成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
看到弟弟的成长,看到弟弟工作被战友们的接纳和认可,杨斌一定很满足高兴,因为他的希望在延续,他曾经所热爱的消防事业正面临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