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雅安市荥经县公安消防大队少尉排长游元胜
他中等个子,略显“苗条”,不苟言笑,却又通脱磊落;
他缺乏尼采式的激情与苏格拉底式的幽默,但腼腆的脸上终日蕴藏着刚毅与挚着;
他每天对自己的工作都充满热情,无论是脏活累活重活总是争着,不讲价钱,无怨无悔。
他,就是19年前四川消防战线英烈游世友之子,现雅安市公安消防支队荥经县大队少尉参谋游元胜。
在雅安支队提起游元胜这个名字,官兵们都会伸出大拇指说:“不错!是一位办事踏实,待人诚实,对公安消防事业忠实的好青年、好警官、好党员”。
然而,在这之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曾经轰动原达县地区乃至整个四川消防英烈,原邻水县公安局消防科科长游世友的儿子。
要想了解游元胜,首先还得从他的父辈说起。1988年6月30日,也就是小游7岁的那一年,距离邻水县城10公里的平桥粮站失火,该处为土木结构的房屋,毗邻的十多户村民大院和贮粮几十万斤的仓库岌岌可危。
时任县公安局消防科科长的小游父亲即刻率领县武警中队官兵赶赴现场。这是一场血与火的拼搏,火魔夹着浓烟翻卷奔腾,游科长指挥灭火人员英勇无畏。经过一场鏖战,大火终于扑灭,机器和3.2万余斤粮食幸免于难。
正当大家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快要走出火场的时候,经过长时间高温烤灼的土墙再也承受不住屋顶的重压,訇然垮塌……。
按说小游的父亲走在后面,看到前面发生险情完全能躲闪到安全的角落,可就是这样一位在消防战线上战斗了十几年的响当当的汉子,临危不惧,纵身向前,将一名年轻的武警战士牢牢地压在了自己身下。当人们用交织着泪水的声音大声呼唤着将小游的父亲从瓦砾丛中挖掘出来时,游父已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而他身下的战士则毫发未损。人们争先恐后把游父送往医院,央求医生一定要救活这位舍己为人的英雄。手术过程中,人们在等待,在祈祷,有人已抑制不住嘤嘤啜泣。
手术室的门无声开启,人们不约而同肃穆起立,推出手术室病床上面的人从头到脚用白色的被单包裹着,是那样的恬静,那样的安详。时间停止了移动,空气瞬间被凝固,人们似乎是在仔细倾听那离别的脚步,用静默诉说着自己无言的哀愁。游科长关键时刻,为了他人的安全,自己却不幸头部被击中,引发大量颅内出血而以身殉职。
小游家中共有姊妹5个,两位哥哥和两个姐姐,当时都还未成年,母亲也没有工作,父亲辛勤地工作是一家生活的全部来源,生活虽不宽裕,但一家子人过得温馨美满,其乐融融。而现在,一个本来就较为拮据的家庭突然间失去了生活的支柱,顿时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与绝望之中,日子只能依靠微薄的抚恤金勉强维系。
一切都是那么地突然,再也看不到父亲慈爱的笑颜,再也不能被父亲宽厚的臂膀拥入怀中,再也得不到父亲那双有力大手的抚慰。生性本来就很内向的小游此时的心田更似静谧的夜空没有一丝光亮。与同龄人相比,少年时的他显得似乎尤为寂静,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正默默地承受着失去父爱的折磨,痛彻心扉,却又不能喻之于怀,所以小游时常躲在无人的角落独自流泪,掩饰不住内心的伤感。他深知,唯有努力学习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才能摆脱现实的窘境,改变家庭和命运。
2001年,机会终于来了。在公安部消防局领导亲切关怀下,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领导考虑到小游的父亲系因公殉职和家庭贫寒,责成总队司令部、政治部派出专人前往邻水县武装部、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协调,将小游特招入伍,成为了四川雅安消防部队光荣的一名战士。
小游入伍不久,母亲由于痛失丈夫多年的悲伤和拉扯5个小孩长大成人,立业成家,可以说早已身心焦碎,积劳成疾,第二年初便乘羽而去。
哥哥姐姐为了不影响小游的工作和学习,母亲去世的消息直到他回家探亲才知道。为此,他旋即到了母亲的坟前拜了三拜,强忍内心的伤痛,收拾行囊,回到了部队,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干出名堂来,回报双亲的舐犊之恩。
从此,小游在部队表现更加卖力,学习非常刻苦,支队、中队领导知道他是消防战线老前辈后代后,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鼓励。200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公安消防部队昆明高等专科学校,3年后毕业又回到了雅安支队,被安排在雨城区中队担任排长职务。
在中队,他积极协助主官努力搞好训练、执勤备战和管理工作,为支队荣膺市人民政府所记的集体二等功做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底,支队新建的指挥中心急需选派一名干部协助建设单位搞收尾和接收工作,以确保新组建的直属中队和支队机关按时搬迁进驻,后勤处、支队领导首先就选中了他。从接手到现在,他不分白天黑夜,节日假日,天天待在工地上,检查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与战士们一起搬运办公家什、栽花种树、亲自动手熬更守夜为篮球场、羽毛球场和车库画线。
支队和下属单位遇到麻烦事,下到水管堵塞、泄漏、灯泡不亮,上到网络数据统计、计算机的简单维护等,小游也总是随叫随到,尽力而为。因此,支队的官兵干脆就封给他一个雅号,开玩笑地称呼其“游工程师”。
当我们问及小游平时工作累不累时,他总是笑眯眯地说:“这算什么,高考那年,因差几分没上线,只好去给别人打工,搬货物,那才叫累,弄得我每天腰板都直不起来,也没有人来关心。还好,后来我被咱们部队‘特招’了,才有了今天这份工作”。
当我们又问及今后有什么打算和目标时,他说:“我身体单薄,基础不好,但我是一名警官,是警官就得让官兵们服你,就得争当优秀。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爸妈给了我一双勤劳的手,又给了我勤奋的思想,我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消防警官”。几句简朴的话语,尽显游元胜身上流淌着的拳拳赤子之情。回忆起每天他与战士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情景,我不禁想起明代文士陈继儒的一席话:讲道修德,念念要从处处立基;建功立业,事事要从实地着脚。
古人云:父在,当观其志;父没,当观其行。虽已和父亲相隔阴阳,从小游的身上却依稀能看到其父当年参加灭火战斗时的那种干劲儿,那种韧性,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应该说,游元胜已用实际行动践约了自己对父亲的期望所做出的承诺。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能够不辞辛劳,始终微笑面对战友,微笑面对工作,微笑面对人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也许金春明那样的英雄听起来感觉太遥远,但他绝对不是神话,也许这样的人物就存在你、我、他之间。就像游元胜,多一份对工作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兢兢业业,适时地改变自己对工作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能够随时做到换位思考,我们也能获得他人更多的尊重与爱戴,才能为在消防史册上写下壮丽一笔立好根基。(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