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惦记的——鼓山鼓岭
远眺鼓山鼓岭
鼓山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闽江北岸,距离市中心约8公里,最高峰海拔925米,山上胜迹众多,林壑幽美,引人入胜,从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鼓山大门牌坊
鼓山风景区以千年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石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蔚为壮观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多处历代摩崖石刻。
千年古刹涌泉寺
鼓岭是鼓山整个风景区组成部分之一,距福州约13公里,平均海拔800多米,有“小庐山”之称。到了夏天,福州城里像火炉一样,鼓岭山上白天凉爽就像开了空调似的,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夏日气温最高不超过30°C,是福州避暑胜地。
位于三环路边中国鼓岭石碑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福州作为通商口岸开放,西方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1886年,一些在福州的外交人员、传教士、商人发现了鼓岭这一避暑胜地,从此以后,这个小小的山村便吸引了许多不耐福州酷暑的西方人士。
鼓宦路上鼓岭避暑山庄牌坊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拥有300多幢风格各异的避暑别墅,还有教堂、医院、运动场、游泳池、万国公益社等公共建筑。著名作家郁达夫也曾经到此避过暑。是当时我国江西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之外又一处比较有影响的避暑之地。不过,当时的避暑建筑由于属暂住性质,因而大都规模小,多为石垒的单层建筑,今天大多变成了废墟。
2012年2月15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在出席美国好友团体欢迎午宴时,动情地讲述了20年前他在福州工作期间,帮助一对美国夫妇寻找中国故地——福州“鼓岭”那段动人的故事,令在场的中外嘉宾和媒体记者既倍感亲切又深受感动。
故事大体经过是:1992年春天,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偶然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了由作者钟翰写的一篇《啊!鼓岭》的文章,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妇对中国一个叫“鼓岭”的地方充满了眷念向往,渴望故地重游而未能如愿的故事。
加德纳曾经居住的避暑山庄
文中的男主人叫密而顿·加德纳,生前是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他1901年随父母来到中国,在福州度过了近10年快乐童年时光。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加德纳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看一看。令人惋惜的是,当时中美尚未建交,待70年代初正式建交后,他却又已经瘫痪在床,一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弥留之际,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NG(鼓岭)GULING(鼓岭)”。
加德纳夫人嘎登勒太太虽然不知丈夫所说的“鼓岭”在什么地方,但为了实现丈夫魂牵梦绕一生的心愿,她多次到中国寻访,尽管曾找到过庐山的“牯岭”,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1991年,中国留学生钟翰留美期间住在嘎登勒太太家中,在为其整理加德纳遗物时,发现了一个脱胎花瓶及一封盖有“FOOCHOW CULING(福州鼓岭)”的邮戳信封,认定加德纳是住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鼓岭。
当时,习书记读了这篇文章,立即指示有关部门与加德纳夫人取得联系并邀请她专程访问鼓岭。1992年8月,加德纳夫人终于来到了丈夫生前难以忘怀的地方,还在鼓岭宜夏别墅住了两个晚上,亲眼看到了美丽的鼓岭,看到了丈夫儿时曾徜徉其间的空濛云雾、滴翠青山。那天,鼓岭有9位年届九旬的加德纳儿时的玩伴,同加德纳夫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往事,令她欣喜不已。
从鼓岭俯视榕城
加德纳的故事感动着加德纳夫人,而加德纳夫人为丈夫圆“中国梦”感动着中国人,整个福州之行加德纳夫人都被中国人的热情深深打动着。
鼓岭柳杉王公园
近年,福州市政府投资将鼓山至鼓岭全长7.5公里的鼓宦路进行了全面改造,今年7月已全面完工,将福州市区两大核心景区紧紧连在一起。这条路现在被大家称之为福州“最拉风的路”,双向两车道,沥青路面,沿线风光旖旎,景色如画,清风、薄雾、柳杉被当地人誉为三大特色。
风景秀丽的鼓宦路
为方便游客,鼓宦路上每隔一段还专门建有观景平台,向北凭栏望去,满目青山和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空军雷达站尽收眼底,向南俯视,欣欣向荣榕城高楼大厦一览无遗,沿线驾车兜风的、骑自行车和步行锻炼身体的比比皆是,真是一个天然的氧吧,绿色的天地。
从鼓岭仰望雷达站
道路建好了,景点品位也上去了。曾经改作过宾馆,加德纳太太当年寻访鼓岭居住过,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外国人建造的第一座宜夏别墅已全面修复,加德纳曾经生活的故居也已对外开放。
鼓岭宜夏别墅
漫步在鼓岭老街,脚踩着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仰望那高高矗立的基督教堂,走进外国人曾经举办茶会、宴会、舞会和演讲等各种社会活动的“万国公益社”,一种归真返璞感觉油然而生。
万国公益社
在鼓岭小镇道路两旁和专门设置的农贸市场上,还有许多摆摊设点出售当地蔬菜的农民,野韭菜、大窝钙菜、土豆、被霜打过的又大又嫩的萝卜,以及山上特有的时令水果等,一看就是十分地道天然之绿色食品,上去游玩的客人下山时都忘不了带上一些回家享用。
当地农民销售原生态蔬菜
鼓岭山上的农家乐也是一大特色,经营的都是农民自家饲养的土鸡土鸭和从小溪捕捞的河鱼以及野猪肉等,讨价还价买菜、点菜吃饭中经常还会遇到四川老乡。一天,我们去鼓岭登山游玩,中午在路边一农家乐露天平台晒太阳并顺便点了几道小菜,点菜时问老板会不会炒回锅肉,没想到店主十分自信的告诉我们,咋不会呢,大厨就是四川人。经事后了解的确如此,女老板老公的母亲就是四川渠县人,上个世纪70年代末嫁到这里,现在都已儿孙满堂了。据她们讲,由于以前鼓岭山上很穷,男青年很难找对象,这一带60%的媳妇都是四川嫁过来的。如果不是她们自报来路,真不知道在这林密山间中还生活着我们那么多老乡,她们来福州几十年了,完全融入了这里,都能讲一口外地人一致认为学不会、难学会的地地道道的“福州话” 。(未完待续)
鼓岭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