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甘洛
3月14日下午,攀西采访组结束第一天采访,为了赶在第二天把稿件发出去,向全省官兵介绍边远地区基层大队贯彻落实“161”工程的成果,当晚全体记者留宿此次采访大凉山第一站的甘洛县物资宾馆,并带着一种深深的感动连夜组稿撰文。
物资宾馆
甘洛县是凉山州民族聚居地,共有汉、彝、藏等12个民族,全县人口18万,其中70%为彝族。走在县城唯一的一条主街道上,就能感受到干热的风习习吹来,听生活在这里15年的徐开军大队长介绍,这里平均气温20度,一年四季都有风。有句民谚:“普格的太阳甘洛的风,昭觉下雨像过冬”,前一句形象的说明了甘洛的气候情况。
物资宾馆夜景
在物资宾馆四楼,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我们对一天来的采访活动进行整理,力争第二天一早在《四川消防内(外)网》首次同时推出攀西采访系列报道。为了真实反映乐山金口河区、凉山州甘洛县两地政府对消防基础设施、装备建设投入情况,并确保稿件质量,川报记者和我们都分别忙碌着,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两个单位抓“161”工程情况进行采编。15日凌晨2点,宜宾支队卢文春和我完成了3个初稿,反复推敲总觉得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躺在床上苦思冥想,不觉沉沉睡去。
凌晨6点,作为此次采访的领队和“总编”,总队政治部陈小勇副主任敲响了我们的房门,因为当天上午一上班,本次采访活动第一组稿件就得发送出去,他必须抢在之前对每一篇稿件进行审核、修改和润色,突出反映基层单位的工作特色。在向我们要来当晚的初稿后,他嘱托我们抓紧时间继续休息,自己则从笔记本电脑中调出稿子,轻击键盘对几篇稿件深剖细改、逐一审校,我和小卢相继入睡。朦胧中,只觉得他一直在电脑前。
县城一隅
早上7:45分,手机闹铃唤醒了我们,揉揉困涩的双眼,只见陈副主任还在电脑上对几篇即将发出的稿子作最后的编审。拉开窗帘,室外已是晨光四射,旭日东升,又是一个艳阳天。陈副主任告诉我们,系列报道之一、之二和特写已经完稿,在感叹他秉烛敬业的同时,我们也为自己稿件水准不高感到羞愧。(袁俊超)